企业文化
Corporate culture

联系方式
Contact us

半岛.体育 (中国) 官方网站
电  话(Tel):19128435215

传  真(Fax):0753-2513793
地  址: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扶大高新区三葵
联系人:江小姐
邮  箱:mzhbzp@163.com
邮  编:514700

企业文化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企业文化
吴起的人生悲剧
更新时间:2024/3/28 16:30:50 来源: 浏览次数:723
< 返回文章列表

吴起的人生悲剧

(张国刚《〈资治通鉴〉历史中的智慧》)

 

 

吴起(约公元前440-前381)的一生跌宕起伏,充满戏剧色彩。他出生于卫国,历仕鲁、魏、楚三国,通晓兵家、法家、儒家三家思想,在内政、军事上均有极高的成就;然而他“母丧不奔”“杀妻求荣”,在各国饱受诟病与排挤,最后因辅佐楚悼王变法得罪权贵,落得惨死的下场。

一、仕鲁求将

《资治通鉴》卷一

吴起者,卫人,仕于鲁。齐人伐鲁,鲁人欲以为将,起取齐女为妻,鲁人疑之,起杀妻以求将,大破齐师。或谮之鲁侯曰:“起始事曽参,母死不奔丧,曾参绝之。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。起,残忍薄行人也。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,则诸侯图鲁矣。”起恐得罪。闻魏文侯贤,乃往归之。

鲁元公受到蛊惑,免去了吴起的职务。战功赫赫的吴起,只好黯然离开鲁国。

吴起的悲剧人生,始自他的青少年时代。他出身于卫国一个“家累万金”的富裕家庭,但早年他因求官出仕耗尽了所有家产,最后官没有做成,还受尽耻笑。他一怒之下,杀死了三十余个讥笑他的乡人,逃离卫国。与母亲诀别时,吴起发誓:“若不为卿相,誓不回卫国!”

吴起来到鲁国,师从曾申(曾参之子)学习儒术。不久,吴起母亲去世,有人捎口信叫他回去吊丧。曾申不知道吴起杀了人,劝他返乡奔丧,而吴起心虚,害怕回国被缉拿,就躲在庐舍里不出来。三番五次下来,曾申怒其不孝,和他断绝了师生关系。吴起转而学兵家,并在鲁国从军。

公元前412年,齐国攻打鲁国,鲁人很害怕,想让吴起带兵抗敌,但又顾忌他的妻子是齐国田氏宗女,担心吴起在战场上持观望态度,因而犹豫不决。吴起知道后,为表明自己的态度,亲自杀死了妻子,最后求得了将位,并率领鲁国军队打败了强大的齐国。

然而,战争胜利后,有人暗地里向鲁元公进言说:“吴起母死不奔丧,为圣贤所不齿;现在又杀妻以求将,是一个残忍刻薄的人。鲁国是个小国,却有战胜大国的名声,今后其他诸侯一定会设法对付我们,这可不是好事情!”鲁元公受到蛊惑,免去了吴起的职务。战功赫赫的吴起,只好黯然离开鲁国。

离开鲁国后,吴起来到了魏国。此时魏文侯主政,用人不拘一格,知道吴起很有军事才能,就让他带兵。

二、在魏建功

《资治通鉴》卷一

魏置相,相田文。吴起不悦,谓田文曰:“请与子论功,可乎?”田文曰:“可。”起曰:“将三军,使士卒乐死,敌国不敢谋,子孰与起?”文曰:“不如子。”起曰:“治百官,亲万民,实府库,子孰与起?”文曰:“不如子。”起曰:“守西河,秦兵不敢东乡,韩、赵宾从,子孰与起?”文曰:“不如子。”起曰:“此三者子皆出吾下,而位居吾上,何也?”文曰:“主少国疑,大臣未附,百姓不信,方是之时,属之子乎,属之我乎?”起默然良久,曰:“属之子矣。”

《资治通鉴》卷一

楚悼王素闻其贤,至则任之为相。起明法审令,捐不急之官,废公族疏远者,以抚养战斗之士,要在强兵,破游说之言从横者。于是南平百越,北却三晋,西伐秦,诸侯皆患楚之强,而楚之贵戚大臣多怨吴起者。

功业卓著的吴起,在魏国也待不下去了。他伤心地对身边人说:“如果国君不信谗言,我会成就魏国的霸业!”

吴起带兵有两个特点,一是与士卒同衣食,共劳苦。有这样一个故事:有士兵生了脓疮,吴起亲自为其吮去脓血,三军将士无不感激,可是这位士兵的母亲,听了以后却禁不住垂泪啜泣。邻人很不解,就问:“将军这么关怀你的儿子,你应该感到欣慰啊,怎么反倒难过起来了?”这位母亲伤心地说:“当年他父亲也在吴起手下当兵,吴起也亲自为其吮治脓疮,最后他冲锋在前,战不还家,死在了疆场上;如今吴起又为我儿子吮脓血、治脓疮,我担心这个孩子将来也会为吴将军奋不顾身、战死疆场啊!”吴起带兵的另一个特点,是军法严明,信赏必罚。有次吴起带兵出征,有士兵在没有得到进攻命令的情况下,就杀向敌阵,虽然斩获了两个首级,但是吴起为了严肃军纪,还是立即以违抗军令罪处死了这名士兵。

吴起在魏国工作很出色,他选练的“特种兵”-“武卒”,有很严格的体能和技术要求,战斗力极强。公元前389年,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。吴起亲自率领五万武卒,外加战车五百辆、骑兵三千,大败秦军。这就是著名的阴晋之战。

公元前396年,魏文侯去世,魏武侯即位。相位空缺,大家都看好战无不胜的吴起,可是魏武侯却任命了各方面都不如他的田文为相。吴起不服气,找到田文,连珠炮般地发问:“带兵打仗,你能与我比吗?治国安邦,你能与我比吗?镇守一方,你能与我比吗?”无奈君令已下,吴起也只能发牢骚抱怨几句,改变不了实际结果。

不过,吴起的忍耐并没有为他换来安稳的生存环境。田文之后,公叔痤为魏相,娶了魏国公主,担心吴起会威胁自己的相位,于是精心策划了一个挤走吴起的阴谋。

公叔痤首先向魏武侯提议,试探吴起是否愿意留在魏国。他说:“吴起是人才,魏国小,未必能留得住他。您不妨试探一下,把公主嫁给他。如果吴起不想留在魏国,一定会推辞。”然后,公叔痤邀请吴起到家里做客,故意让身为公主的妻子像“母老虎”一般强势,自己则表现得很窝囊。吴起发现娶公主当妻子这么难受,就断然拒绝了魏武侯要嫁公主给他的好意。从此,魏武侯开始怀疑吴起的忠诚,对他多有猜忌。

功业卓著的吴起,在魏国也待不下去了。他伤心地对身边人说:“如果国君不信谗言,我会成就魏国的霸业!”

三、相楚变法

《资治通鉴》卷一

楚悼王薨,贵威大臣作乱,攻吴起,起走之王尸而伏之。击起之徒因射刺起,并中王尸。既葬,肃王即位。使令尹尽诛为乱者,坐起夷宗者七十余家。

从鲁到魏再到楚,吴起无论在哪里都能做出业绩,可是,无论在哪里,无论功绩多么卓著,吴起始终摆脱不了被排挤离开的命运,甚至最后被杀。

吴起在魏国时,曾率领魏国的军队与楚国交战,打得楚悼王狼狈不堪。现在吴起辗转来到了楚国,对于他的到来,楚悼王不计前嫌,热烈欢迎。楚悼王先让吴起在宛当了一段时间的地方长官,然后直接提拔他为令尹,也就是国相。吴起终于如愿以偿,实现了少年时代担任卿相的梦想。他决心干一番大事业。

吴起向楚悼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楚国的问题所在:“大臣太重,封君太众。”大臣的权力太重,封君的人数太多,贵族们享有了太多的权利,占有了太多的资源,导致国贫兵弱。那么,怎么改变这个局面呢?吴起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废除世袭特权,规定封君过了三代,自动取消其爵禄;降低官员禄秩待遇,裁减冗官冗员,把节省下来的经费,用来扩充军备。针对地广民稀的现状,吴起建议把贵族和有钱人迁到边远地区,去垦荒开发。这样一方面使广阔疆域得到有效利用,另一方面也削弱了贵族的势力。

吴起的改革抓住了要害,也收到了成效。楚国国力迅速增强,南平百越,北却三晋,西伐强秦,重振了国威,一改昔日被诸侯蚕食的弱势地位。但是,吴起的改革也得罪了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。削减公族的待遇,贵族移民乡下,因而楚国贵戚对吴起多有怨恨。

公元前381年,楚悼王去世,贵族、大臣趁机兴兵作乱,围攻吴起。最终,吴起被射死于乱箭之下,楚国的改革亦随之夭折。

从鲁到魏再到楚,吴起无论在哪里都能做出业绩。可是,无论在哪里,无论功绩多么卓著,吴起始终摆脱不了被排挤离开的命运,甚至最后被杀。吴起的一生,引人深思。性格决定命运,吴起本人确实很有个性。司马迁对他的评价是“节廉而自喜名也”,司马光的用词是“刚劲自喜”。这种评价包含两层意思:第一,有自己的坚守和原则;第二,不通人情,自视甚高。

《韩非子》记载了吴起的两件生活小事。有一次,吴起与故友久别重逢,相约一起吃饭。故友答应马上就来,结果直到天黑,也没出现。吴起就一直等着,到了晚上不吃饭也要等着。到了第二天,他又请人去找,直到把故友找来,才一起用饭。还有一次,吴起让妻子织布,但是妻子织出来的布尺寸不合吴起的要求,他让妻子重织,结果还是不合尺寸,吴起就因此休掉了妻子,任谁来说情都没有用。对生活上这两件事的处理方式,就是吴起“刚劲自喜”性格的最好注脚。

吴起的人生目标是“誓为卿相”,他对目标的极度执拗,再加上性格的刚劲自喜,最终造成了自己人生的悲剧。

 

 


上一篇:魏文侯的治术
下一篇:一个人思想之应然